健康

瞭解icl 矯視價錢 ,讓錢花在明處

現在有許多眼科醫院都開設了矯視專案,也就是對人的視力進行矯正,當然是在符合矯視條件的基礎上進行的。現在的矯視專案還是比較多的,就拿希瑪微笑矯視中心來說吧,所提供的矯視專案就包括SMILE 微笑鐳射矯視、SMILE Pro微笑鐳射矯視、ICL植入式隱形眼鏡、LASIK 鐳射矯視/ TPRK經上皮鐳射角膜切削手術、Clear-Vision(老花手術)等等。說到矯視價錢,那就來介紹一下icl 矯視價錢吧。首先瞭解什麼是Icl,它是可植入式隱形眼鏡的意思,平時人們戴隱形眼鏡是戴在眼球表面的,不戴的時候可以摘下來,但是不方便。而icl則是植入到眼內,讓視力基本恢復正常而無需摘下來。而icl矯視也就是把這種隱形眼鏡植入到需要的人眼內以達到改善視力的目的。icl 矯視價錢也是分單眼雙眼及手術難易程度來計算的。 想要瞭解lasik 價錢還得先弄明白lasik 是什麼意思?lasik 是准分子鐳射手術的意思,現在有許多近視眼的人通過做這個手術讓視力恢復了正常。而lasik 價錢也是分單眼和雙眼的,如果選擇了香港希瑪眼科的微和笑矯視中心則需提前預約,如果沒有預約則需另行支付術前檢查費用。

瞭解icl 矯視價錢 ,讓錢花在明處 Read More »

免疫治療肺癌:打敗癌魔新方法,副作用也要警惕!

在抗擊肺癌的戰場上,免疫治療就像一把鋒利的利劍,抗擊癌細胞,挽救病人的生命。但這種免疫治療伴隨而來的也可能是一些副作用。今天,與大家交流一下免疫治療肺癌的效果與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希望對患者朋友們有所幫助。 免疫治療肺癌作為肺癌治療的一種新選擇,通過啟動身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其療效備受矚目。相比傳統治療方式,免疫治療更具針對性,不僅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還能減少對健康組織的損傷,給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和可能。 但是,就像每一種藥物治療方式一樣,也可能帶來一些肺癌免疫治療副作用。其中,最常見的包括疲勞感、皮疹、發熱等,雖然這些副作用通常是暫時的,但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在治療初期,患者可能會感覺身體比較虛弱,這時候需要及時與醫生溝通,尋求合適的調整方案。 除了常見的副作用外,免疫治療肺癌還可能引發一些罕見但更為嚴重的不良反應,例如免疫性肺炎、甲狀腺功能異常等。這些不良反應一旦發生,可能會對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接受免疫治療時,密切監測患者的身體狀況至關重要,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免疫治療肺癌:打敗癌魔新方法,副作用也要警惕! Read More »

治療骨質疏鬆除了減少骨質流失外的辦法:促進骨質生成

人體的骨質密度會在 30 歲時達到高峰,之後隨著年紀增長,骨量便會逐年減少。當骨質流失過多,原本緊密的骨頭變得多孔隙、單薄脆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若此時不小心跌倒、碰撞,或突然用力過猛,如打噴嚏,都有可能造成骨折;嚴重時,甚至會引起併發症,須要依賴他人照顧。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張偉成醫生,將在下文為大家講解治療骨質疏鬆的辦法。 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 張偉成醫生表示,常見治療骨質疏鬆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減少骨質流失的治療方法,第二種是促進骨質生成的治療方法。兩種都可減輕骨質疏鬆帶來的症狀。 减少骨質流失藥物   1. 雙磷酸鹽 這類藥物可以減慢骨質在身體分解的速度,有效保持骨質密度並降低骨折風險。張偉成醫生表示,常見的雙磷酸鹽包括Fosamax(福善美)、Actonel(健骨龍)及Bonviva(邦維亞)。 好處 價錢教便宜 壞處 效果靠比較慢及副作用較多 副作用包括胃酸倒流、下顎骨枯、及非典型骨折 下顎骨枯病發率為0.007 – 0.1%,平均服用4.6年後便會發生,最少在服用3年發生,與口腔衛生及口腔手術有關。 非典型骨折:每年在10萬個中,大約有1.7個病發。 服用時間 一般建議持續服用至少5年。 5年後若骨質密度穩定、未曾發生骨折、或評估未來發生骨折機率較低的病人,可考慮停用或轉用其他藥物。 2.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 張偉成醫生表示,這是一種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數據顯示,它能減少脊椎骨折的機率,但並不能減少非脊椎骨折率,所以已經很少作為藥物被採用。 3. 仿保骨素針(Denosumab) 這是一種RANKL受體刺激素,可以抑制蝕骨細胞的生成,降低非脊椎和脊椎骨折的風險。這種注射治會每半年注射一次。 好處 沒有胃酸倒流副作用 效果較雙磷酸顯著,加快了康復速度,減少骨折比率 壞處 下顎骨枯(ONJ)比率相對相對雙磷酸鹽少,病發率0.004% 非典型骨折:每年在10萬個中有8個病發 服用時間 當骨質密度回復正常,便會停止注射治療。 停止注射時,要留意反彈性骨折,一般需都多加注射雙磷酸作鞏固,以防止反彈性骨折。 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 當病人嚴重骨質疏鬆,即T分值<-3,或有高骨折風險,便應先考慮使用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張偉成醫生表示,基本原理是提升造骨細胞的功能,進而增加骨質生成作用。 1. 副甲狀腺素針(第1 – 34個胺基酸的胜肽) 副甲狀腺素的藥物如Teriparatide(骨穩®),但在有了新藥物Romosozumab後,張偉成醫生表示,這種比較貴及需要每天注射的治療,現在變得很少使用了。 2. Romosozumab Romosozumab是一種可以同時抑制骨質流失及增加骨質密度的新藥。Romosozumab是sclerostin(抑硬素)的單株抗體,其具有抑制sclerostin的作用,同時具有增加骨質生成作用,及降低骨蝕作用之雙重機轉。 治療方案通常是每月進行一次皮下注射,連續12個月。張偉成醫生表示,有研究指出,接受一年Romosozumab及一年放保骨素(Denosumab)治療,骨質密度相等於7年的仿保骨素。由此可見,Romosozumab治療能大大縮短治療的時間及骨折的風險。 臨床試驗結果 Romosozumab與Alendronate比較 根據ARCH(Active-Controlled Fracture Study in Postmenopausal

治療骨質疏鬆除了減少骨質流失外的辦法:促進骨質生成 Read More »

骨骼的敵人:骨質疏鬆症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疾病,其特徵是骨質流失和骨密度減弱,導致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從而增加了骨折的風險。這種病症通常在骨折發生前沒有明顯的症狀,但一旦發生骨折,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坐輪椅,甚至死亡。立即看張偉成醫生解說,了解更多骨質疏鬆症資訊。 骨質疏鬆症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的骨骼疾病,其特徵是骨量低,骨組織的微架構衰退導致骨貧瘠,並因此增加骨折風險。骨質疏鬆症通常被稱為“骨頭有洞”,因為骨頭變得脆弱和多孔。張偉成醫生表示,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脊椎、臀部和手腕。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它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可以降低骨折風險並保護骨骼健康。 骨折增加死亡率 根据最新的研究,骨折後的死亡率與骨折類型、年齡和性别等因素有關。以髋部骨折為例,骨折後的死亡率在骨折後的一個月内最高,女性約為为20%~25%,男性更高,約為 50%。因為骨折後會產生全身性發炎反應,從而引發肺炎,心臟病及中風,增加死亡率。再者骨折後會令肌肉萎縮減低活動能力,減弱心肺功能,從而增加肺炎風險。 骨質疏鬆症的成因 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當中可以分為原發型和續發型。張偉成醫生表示,原發型通常與年齡相關,尤其是在更年期後的女性和老年人中較為常見;續發型則是由其他疾病或情況引起的骨質流失。 原發型: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密度會自然下降。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流失得更快。 性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 種族:白人和亞洲人比黑人和西班牙裔人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 家族史:如果您的家人中有骨質疏鬆症患者,您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會更高。 續發型: 體型:體重較低的人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更高。 某些疾病:某些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克羅恩病和乳糜瀉,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藥物: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類固醇)和抗癲癇藥,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生活方式:吸煙、大量飲酒和缺乏運動都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骨質疏鬆症的症狀 張偉成醫生表示,骨質疏鬆症通常在骨折發生之前沒有任何症狀。然而,有一些警告信號可以表明您有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包括: 疼痛 身高縮短 駝背 姿勢不良 容易骨折 如何診斷骨質疏鬆 骨質密度測試是診斷骨質疏鬆症最常用的方法。其中一種常見的測試是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測量儀(DXA)。張偉成醫生表示,這種測試可以量度腰椎或股骨頸的骨質密度, 一般以 T-分值表達。T-分值是將您的骨質密度與同性別、同 同種族的健康 年輕人群的平均值進行比較。根據T-分值,骨質疏鬆程度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從正常到嚴重骨質疏鬆。T-分值: < -1- -2.5:早期骨質疏鬆 <-2.5:骨質疏鬆 <-3:嚴重骨質疏鬆 早期骨質疏鬆治療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目標是增強骨骼並降低骨折風險。在早期的骨質疏鬆治療中,張偉成醫生表示,一般會使用維他命D及鈣, 加上負重運動例如跑步 、跳繩、步行、太极、健身操等。另外亦建議患者避免吸煙及限制飲酒。而當T分值 <-2.5 那便是確診骨質疏鬆,除了鈣片及運動動之外,需要考慮骨質疏鬆藥物冶療。張偉成醫生表示,很多時病人已確診骨質疏鬆,以為單靠鈣片就可以治療骨質疏鬆,這並不是正確的。研究指出,維他命D及鈣並不能治療骨質疏鬆,只能讓他減慢衰退 。 下一次,張偉成醫生會再跟大家分享骨質疏鬆藥物治療。

骨骼的敵人:骨質疏鬆症是什麼? Read More »

內分泌失調對肥胖的影響及解決方法

內分泌失調是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它不僅對身體的各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還可能導致肥胖問題。很多人可能會懷疑自己是否患有內分泌失調,並試圖找到解決肥胖問題的方法,內分泌及糖尿科張偉成醫生將在本文與你探討什麼是內分泌失調,常見的症狀,及內分泌失調導致肥胖的原因等。 什麼是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是指體內的內分泌系統出現不正常的功能或分泌失調。張偉成醫生表示,內分泌系統由多個腺體組成,這些腺體負責分泌荷爾蒙,以調節身體的各種功能,如新陳代謝、生長和發育、性激素分泌等。當這些腺體的功能出現問題時,就會導致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常見症狀 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多種身體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然而,張偉成醫生表示一些常見的內分泌失調症狀包括月經不規則、皮膚問題(如痘痘、多毛症等)、情緒波動、體重波動等,嚴重程度會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 為什麼內分泌失調會導致肥胖? 張偉成醫生表示,內分泌失調對肥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新陳代謝率降低,這意味著身體燃燒卡路里的速度減慢,從而增加了體重的風險。其次,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食慾增加或減少,這可能使人們更容易攝取過多的卡路里,從而導致肥胖。另外,內分泌失調還可能影響脂肪的分解和儲存,進一步加劇肥胖問題。 內分泌失調的常見原因 內分泌失調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一些常見的原因包括甲狀腺問題、多囊性卵巢綜合症、荷爾蒙治療、壓力、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等。張偉成醫生表示,這些因素可能單獨或相互作用,導致內分泌系統發生失調,進而導致肥胖問題。 如何解決內分泌失調問題? 改善和解決內分泌失調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張偉成醫生表示,飲食和運動是內分泌失調管理的重要方法。適當的飲食可以幫助平衡荷爾蒙水平,減少肥胖風險。建議選擇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如蔬菜、全穀物和豆類。此外,適度的運動也可以幫助調節荷爾蒙分泌,促進新陳代謝,減少體重。 其次,針對具體的內分泌問題,張偉成醫生表示,可能需要醫生的治療和指導。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需要甲狀腺素的補充治療。多囊性卵巢綜合症可能需要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在進行任何治療之前,建議咨詢專業的醫生,以確定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如有懷疑,如何尋求協助? 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肥胖問題,但它並非是肥胖的唯一原因。張偉成醫生表示,改善和解決內分泌失調需要綜合考慮飲食、運動和醫療等多個方面。如你懷疑自己有內分泌失調或肥胖問題,請尋求醫生的幫助,內分泌專科醫生可以根據你的症狀和檢查結果,確定是否存在內分泌失調,並提供相應的治療和建議。此外,營養師和運動教練也可以提供有關飲食和運動的建議,幫助你改善內分泌失調和肥胖問題。

內分泌失調對肥胖的影響及解決方法 Read More »

葛瑞夫茲氏症

葛瑞夫茲氏症(Graves Disease, GD),又稱「甲亢」,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最常見的原因,佔香港所有病例的 90% 以上。內分泌及糖尿張偉成醫生,將在下文為大家講解甚麼是葛瑞夫茲氏症,及其原因、症狀、治療和飲食注意。 甚麼是葛瑞夫茲氏症(甲亢)? 葛瑞夫茲氏症,又稱甲狀腺亢進症,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徵是甲狀腺產生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張偉成醫生表示,甲狀腺激素是調節身體新陳代謝的重要激素,過量分泌會導致一系列症狀,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葛瑞夫茲氏症(甲亢)的原因 甲亢的確切原因尚未清楚,張偉成醫生表示,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葛瑞夫茲氏病的風險: 女性:女性患葛瑞夫茲氏病的風險高於男性。 家族史:如果家人中有患葛瑞夫茲氏病的人,患上此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葛瑞夫茲氏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壓力:壓力可能會誘發或加重葛瑞夫茲氏病。 吸煙:吸煙亦有可能會增加患葛瑞夫茲氏病的風險。 葛瑞夫茲氏症(甲亢)的症狀 甲狀腺激素過多會引發一系列症狀,常見症狀包括: 心悸和心跳加速:甲狀腺激素會增加心率和心搏量,導致心悸和心跳加速。 手震:甲狀腺激素會影響肌肉協調性,導致手抖。 體重下降:甲狀腺激素會加速新陳代謝,即使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也會導致體重減輕。 心煩氣燥:甲狀腺激素會影響情緒,導致易怒和焦慮。 失眠:甲狀腺激素會干擾睡眠,導致失眠。 疲勞:甲狀腺激素過多會導致疲勞。 腹瀉:甲狀腺激素會加速消化系統,導致腹瀉。 肌肉無力:甲狀腺激素會影響肌肉的力量,導致肌肉無力。 眼突(又稱甲狀腺腫大):在某些情況下,葛瑞夫茲氏病會導致眼球突出。 張偉成醫生表示,如果您有出現上述任何甲亢症狀,請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葛瑞夫茲氏症(甲亢)治療 抗甲狀腺藥物(Anti Thyroid Drug, ATD)、放射性碘(RAI)治療及甲狀腺切除術都是治療葛瑞夫茲氏症的方法。 抗甲狀腺藥物(ATD)治療 張偉成醫生表示,大多數患者第一次確診葛瑞夫茲氏症後都會給予抗甲狀腺藥物ATD治療,透過抑制甲狀素的制造來控制甲亢,臨床指引建議適當的治療週期為12至18個月。常用的藥物有紐甲舒錠 ( carbimazole) 及甲巯咪唑(PTU),這兩種藥物都可以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但儘管ATD 治療可有效控制甲亢症狀,但它們並不能糾正甲亢的主要病因,因此,即使服用了抗甲狀腺藥物,也可能會頻繁復發,而在停藥一年的復發率為50%。張偉成醫生表示,有研究指出,低劑量的抗甲狀腺藥持續治療有效減低葛瑞夫茲氏症復發的機會。而根據ATD治療持續時間的復發率如下: 一年:42.4% 兩年:38.5% 三年:33.8% 四年:31.7% 五年:30.2% 六年:27.8% 六年以上:19.1% 張偉成醫生表示,值得注意的時,隨著ATD治療時間的延長,復發呈顯著下降趨勢。同時有很多病人擔心長期服用甲狀腺藥會產生很多副作用,而研究發現,常見的甲狀腺藥的副作用包括皮膚敏感,肝酵素高及白血球低等,張偉成醫生謂,通常在治療首半年出現,如首半沒有出現,往後才出現的機會就很微。所以持續性低劑量抗甲狀腺藥治療方法,為復發性甲亢病患者,提供了多一個有效的治療選擇。 放射性碘(RAI)治療 放射性碘是一種口服的放射性藥物,可以選擇性地破壞甲狀腺組織,從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產生。張偉成醫生表示,放射性碘治療通常用於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無法長期服用藥物的患者,或者是頻繁復發的患者。這是一種安全有而效的甲亢治療方法,但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唾液腺功能減退或乾燥症。值得留意的是,2019年出了一份研究,研究搜集了1946年之後服食過放射碘的人士,追蹤他們發生癌症比率,發現多12%乳房癌,6%食道癌及胃癌。 甲狀腺切除術 在某些情況下,如藥物治療和放射性碘治療均無效用,或者患者有甲狀腺結節等情況,就可能需要手術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狀腺。張偉成醫生表示,手術切除甲狀腺是一種永久性治療方法,但術後患者需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替代藥物,以維持體內甲狀腺激素的正常水平。 甲亢療程與追蹤 亢的治療一般要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才能使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張偉成醫生表示,在治療期間,患者需要定期復診,監測甲狀腺功能和評估治療效果。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甲亢治療方案。即使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患者仍需要定期復診,以監測甲狀腺功能是否有復發跡象。 葛瑞夫茲氏症(甲亢)的生活及飲食注意 甲亢患者的生活及飲食應遵循以下原則: 1. 避免攝入過多的碘

葛瑞夫茲氏症 Read More »

甲狀腺眼疾全面解析:症狀、治療與預防策略

甲狀腺眼疾是一種與甲狀腺功能紊亂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徵是眼部組織炎症和損傷。甲狀腺眼疾可引起一系列的眼部症狀,如眼球凸出、眼瞼腫脹、眼球運動受限、複視、視力下降等,嚴重者可導致失明,亦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最常見的併發症,影響約 20% 的患者。接下來,內分泌及糖尿科張偉成醫生將為大家提供甲狀腺眼疾全面解析,了解更多症狀、治療與預防策略。 甲狀腺眼疾是甚麼? 甲狀腺眼疾發生於格雷夫茲甲亢(Graves Disease , GD)是由促甲狀腺接收體抗體, 刺激眼部背後軟組織從而引致發炎腫脹及纖維化。張偉成醫生表示,甲狀腺眼疾多發生於持續甲亢或治療過急所導致的甲減情況,亦常常發生於吸煙人士。 甲狀腺眼疾的症狀 張偉成醫生表示,甲狀腺眼疾的症狀可輕可重,常見症狀包括: 眼球凸出 這是甲狀腺眼疾最常見的症狀,其特徵是眼球向前凸出,可伴有眼瞼腫脹、眼裂增寬等情況。 眼球運動受限 甲狀腺眼疾患者的眼球運動可能會受到限制,難以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轉動眼球。 眼痛 甲狀腺眼疾患者可能會感到眼痛,尤其是當眼睛向某個方向運動時。 畏光 甲狀腺眼疾患者可能會感到畏光,即害怕光線。 視力下降 在嚴重的情況下,甲狀腺眼疾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複視等症狀,甚至失明。 甲狀腺眼疾的治療 甲狀腺眼病的治療是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活躍階段。張偉成醫生表示,在活躍期,患者可能需要服用藥物來控制炎症。當病情進入穩定期,則可能需要進行手術來改善眼部功能和外觀。此外,吸煙被認為是加重甲狀腺眼病和引起復發的風險因素之一,因此張偉成醫生會建議患者戒煙,以提高治療效果。 活躍期的治療選擇 類固醇:全身性高劑量類固醇是國際認可的第一線用藥,抑制炎症與水腫,減低症狀及控制眼腔組織增生、出現疤痕及視神經受壓的機會。醫生會替病人進行 12針的注射治療 , 每隔一星期一針 。 這樣的做法可使類固醇的副作用大大減低。 抗排斥劑:抗排斥劑,Mycophenolate mofetil (山喜多)一般會配合類固醇注射一起使用。 眼眶放射電療:利用X光局部照射眼球後方的發炎組織,處理炎症,特別對重影有幫助。眼眶電療一般與全身性類固醇共用。 免疫抑製劑/生物製劑:如果病情嚴重(例如高活躍度或出現初期視神經病變)或對類固醇產生依賴性或併發症,醫生可能會考慮加用注射的免疫抑制劑。 張偉成醫生表示,以上沒有一種治療方法是可以達到十全十美的,因此,如治療效果未如理想,醫生便會建議轉用另一種治療方法。此外,還有一些非藥物治療選擇,如稜鏡、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和斜視矯正手術等。張偉成醫生說,這些治療可以幫助改善眼肌運動功能及減輕複視。 甲狀腺眼疾的預防策略 甲狀腺眼疾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 及早發現和治療甲狀腺功能紊亂 甲狀腺功能紊亂是甲狀腺眼疾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甲狀腺功能紊亂可以幫助預防甲狀腺眼疾。 避免吸煙 吸煙會大大增加甲狀腺眼疾的發病風險,因此必須一定要戒煙。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壓力可能會加重甲狀腺眼疾的症狀,因此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甲狀腺眼疾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張偉成醫生表示,如果及早發現和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以下是一些有助於預防甲狀腺眼疾的建議: 定期進行體檢,及早發現和治療甲狀腺功能紊亂。 戒煙,避免二手煙。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過度焦慮和壓力。 健康飲食,均衡營養。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如果你出現了甲狀腺眼疾的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治療。如需要更多資訊,建議向你的眼科專家或內分泌科醫生了解更多。

甲狀腺眼疾全面解析:症狀、治療與預防策略 Read More »

早期混合療法對糖尿病的影響:解開治療新局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被診斷糖尿病的時候,都很害怕要食藥,亦深信只要戒口及做運動,就可能避免用藥,最後直到糖尿病不受控制,才會乖乖用藥。特別是年青一輩,或會想「那麼後生便吃那麼多藥物,將來那再有藥用?」張偉成醫生表示,雖然減重可以控制糖尿病甚至逆轉,但减重需要時間,當減重目標未達成前,恐怕胰臟功能已經損耗。 傳統糖尿病治療方法 傳統糖尿病指引一般建議糖化血紅素HbA1c > 7%, 便開始使用第一線藥物二甲雙脈, 當血糖再不受控 ,便引入第二線藥物, 這種治療方法稱之為循序治療法 (Sequential treatment strategy)。張偉成醫生表示,當發現控糖不合格,其實胰臟功能已經受損,最後所需使用的藥物反而更多。 早期混合療法及比較結果 張偉成醫生表示,在2019年刊登的Verify study研究指出,當診斷糖尿病至少一年內,採用早期混合(Early combination)療法, 可控糖更加理想,胰臟更加得到保護。 在5年的研究中,其中一個組別的病人使用了循序治療法 ,開始時只用二甲雙胍,當血糖控制失敗後,才引入第二種藥物:dpp4 抑制劑;而另一組別的病人則在一開始就混合使用 DPP4抑制劑及二甲雙胍。結果發現,傳統的循序治療法 組別在中位數36.1 個月就進入第一次治療失敗(HbA1c大過>7%),需要引入第二線藥物;而在混合療法的組別中,在研究期間並沒有出現第一次治療失敗,並推測或會在研究之後的 61.9 個月發生。張偉成醫生表示,兩個組別的病人繼而再進行第二次治療失敗測試,病人均服用兩種藥物,發現早期混合治療組別能減少26%治療失敗。 研究亦為早發性二型糖尿患者(年齡 <40歲)及遲發性二型糖尿(年齡>40崴)進行對比。研究發現,早發性糖尿病組別中,使用早期混合治療法可減少時間到達第二次治療失敗達48%;而在遲發性組別中,只可以減少24%時間。張偉成醫生表示,這證明了早期混合治療法對年輕病患更加有效,同時亦證明了越年輕,糖尿問題就會惡化得越快。 而在同一研究的胰臟Beta 細胞工能分析中,發現治療5年後,混合療法對胰臟功功能會有所增長;反之,傳統療法則有所減退。張偉成醫生表示,這一點對年青的糖尿病病人更為重要。再者,早期混合用法並未發現有更多的副作用,心臟病病發率更有減少的趨勢。因此,美國糖尿協會及歐洲糖尿協會已在2020年的指引中,提倡早期混合療法,作為初診斷糖尿病的治療。

早期混合療法對糖尿病的影響:解開治療新局 Read More »

如何預防三高:避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秘招

在現代社會,「三高」這個詞彙已經變得家喻戶曉,是威脅現代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不但會對個人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如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接下來就讓糖尿病專家張偉成醫生,助你了解如何有效預防三高。 三高的定義與症狀 「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三種慢性疾病的簡稱。 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成年人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或服用降壓藥物後血壓仍高於上述標準。張偉成醫生表示,症狀可能包括頭痛、眩暈、心悸或無明顯症狀,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高血糖 高血糖是指空腹血糖≥6.1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6.5%。張偉成醫生表示,常見症狀包括頻繁排尿、異常口渴、飢餓感、體重下降、視力模糊和疲勞感。 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總膽固醇≥20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0mg/dL,或甘油三酯≥150mg/dL。張偉成醫生表示,高血脂的症狀並不明顯,但高膽固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膽固醇指標 很多時當病人聽見膽固醇過高時,都會選擇戒口及做運動 ,但到底戒口做運動是不是真的有效呢 ?能夠把你的的膽固醇降到多少呢 ?到底一個高風險患者 所需的減幅又是多少呢?張偉成醫生表示,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壞膽固醇低密度LDL-c 指標,分為高中低風險組別: 低風險群組  10年中風心臟病風險小於5%,並沒還有其他 增高風險疾病(如糖尿高血壓 ,中風及心臟病) 邊界風險群組 10年中風心臟病風險 5-7.5 % 高風險群組 10年中風心臟病風險 7.5至20%或患有糖尿病 超高風險群組 10年中風心臟病 >20%或已患有心臟病中風及週邊血管病人士 以上10年中風心臟病風險,是由風險推算器計算出來的:https://tools.acc.org/ascvd-risk-estimator-plus/ 戒口及做運動就可改善? 張偉成醫生表示,大部分研究指出,戒口只能達到 5至10%。中度強度運動,一星期3次,每次30分鍾,亦只能減去10%。如減重效果比較理想,當減去10%體重時,就可減低壞膽固醇LDL-c 20%。由此可見,戒口及做運動對膽固醇減幅有限。 舉例說, 低風險人士,如壞膽固醇 3.4mmol/l,超出指標大概10% ,就可以從戒口及做運動達標 3.0mmol。但高風險人士,如患有糖尿病人士,壞膽固醇同樣是3.4 mmol/l,指標就會變成了1.8mmol/l,降幅大約需要 50%,一般都不能單靠戒口及運動達到理想指標。因此,總括而言,大部份高風險人士(包括糖尿病患者),都是需要三管齊下, 即戒口、運動及藥物才能達到改善膽固醇的效果。 預防三高的策略 張偉成醫生表示,要預防三高,就需要從生活方式入手,包括: 1. 均衡飲食 減少鹽的攝取,以降低血壓水平;限制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幫助控制血糖水平;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如橄欖油和魚油,以控制血脂。 2. 規律運動 張偉成醫生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可以有效降低血壓和改善血糖控制。亦可配合強度訓練,如舉重,有助於增強肌肉,從而提高新陳代謝率和改善血糖利用。 3. 體重管理 張偉成醫生表示,維持健康的體重是預防三高的關鍵,因過重或肥胖都是三高的重要風險因素。另外,定期體重檢查亦一樣重要,並採取措施調整體重,以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 4.

如何預防三高:避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秘招 Read More »

肥胖二型糖尿病逆轉

肥胖二型糖尿病逆轉,是指通過有效的體重管理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原本因肥胖引起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並有可能減少或完全停止使用糖尿病藥物。但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肥胖二型糖尿病不再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狀態,為二型糖尿病患者開啟了一條重新獲得健康生活的道路。就等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張偉成醫生在本文中為你詳細講解。 糖尿病成因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張偉成醫生表示,糖尿病的主要成因與胰島素抗性和胰臟功能衰退有着密切的關係。而糖尿病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其中,肥胖二型糖尿病主要見於成年人和肥胖者,由於胰島素抗性引起,進而導致嚴重的功能衰竭。 肥胖二型糖尿病高危群 以下是患上肥胖二型糖尿病的高危群組: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二型糖尿病是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九成之多,更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這與童年肥胖有著密切的關係。 肥胖二型糖尿病的常見擔憂 張偉成醫生表示,許多患者在診斷出糖尿病後,對於服用藥物感到恐懼,擔心一旦開始服藥後就無法停止。一般普遍認為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就能有效管理糖尿病,但很多時都未能達到合適的糖尿及體重標準,結果反而令糖尿惡化得更快。即使在患者願意服藥的情況下,一旦血糖達標,他們就會要求減藥,但這想法其實並不正確。 糖尿病逆轉的突破 然而,在最新的研究發現顯示,即使已經開始服藥,只要患者的糖尿病診斷時間不超過6年,亦未使用胰島素針,且為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只要通過減重就有可能停藥。張偉成醫生表示,這一發現突破了過往研究中因未能達到預期減重目標,而未能實現的糖尿病逆轉。 減肥手術與直接研究 張偉成醫生表示,最初發現糖尿病逆轉是從減肥手術研究中取得的,減肥手術普遍都能把患者的體重減至30% ,同時亦發現大部分同時有肥胖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都能夠停藥或減藥。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只需減重15%即可達到逆轉糖尿病的效果,關鍵在於患病年期不超過6年,且未需使用胰島素針。 而在2019年的DiRECT study中發現,不必進行手術也能達到相同效果。該研究中,參與者通過使用極低卡路里的營養奶代替正餐,每日總攝取量控制在850千卡,持續8周,就能實現減重15%的目標。若患者能維持該減重水平達2年,有70%的患者能持續逆轉糖尿病,無需再次服用藥物。 隨後研究伸延5年,直到2024年2月26日發表的報告中顯示,仍有36%的患者維持糖尿病逆轉,無需服藥。儘管逆轉數字有所下降,但需要服藥的劑量都比沒有減肥的組別較低。張偉成醫生表示,逆轉率數字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這患者體重緩緩上升。這也證實了控制糖尿病的關鍵不僅僅是血糖控制,更重要的是體重控制。 這些發現都證明只要通過合理的體重管理,即使是已經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也有可能逆轉病情,減少對藥物的依賴。這不僅為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帶來了新希望,也為糖尿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肥胖二型糖尿病逆轉 Read More »